C网用户9月流失80万人次 中国电信打响客户争夺之战

[日期:2008-10-23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新联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我国电信重组改革在资本市场层面的工作基本结束。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接手联通CDMA网,联通G网与网通合并为“新联通”,“三足鼎立”态势初现。

从10月1日开始正式运营CDMA业务的中国电信,在国庆后加大了促销力度,展开了对老CDMA用户的激烈争夺。虽然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中电信的“揽客”有仓促上马的迹象,但无论从目前的促销力度还是下一阶段可能推出的政策来看,中电信确实铆足了劲。这标志着三大新运营商的竞争,已经由过去的资本重组博弈,进入到了客户争夺阶段。

应对:仓促上马“挽留”老客户

10月1日,中国电信正式开始运营原联通的CDMA业务。

此时,上海的李先生和联通签的三年CDMA套餐协议快到期了,正琢磨是否换一家移动运营商时,中国电信代理商的人开始隔三差五地给李先生打电话,力劝他继续使用CDMA业务。架不住他频繁的“轰炸”,李先生重新签订了一份新的CDMA套餐,并“获赠”一台诺基亚手机。不预存话费就免费送手机的力度,在之前的运营商促销中是不多见的。

2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上海电信漕溪北路营业厅看到,店内各处都设有明显的CDMA业务变更介绍,前来询问CDMA业务的客户已经排起了队。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办理新业务送机的款式还不算多,11月底将新增六七款,其中包括2000元左右的中高级机型。

类似的营销还发生在重庆,国庆节刚过,重庆电信就率先推出了固定电话拨打CDMA手机全免费业务,此举与电信高层之前多次强调的固话与移动业务“打包”的战略相符合。

引起《每日经济新闻》关注的是,在上海的客户争夺中,代理商拿来的合同的主体是中国电信,发来的介绍传真抬头却是中国联通,签订的业务内容与过去的联通CDMA套餐无异——这次 “揽客”有仓促上阵的迹象,但中电信对CDMA业务的重视可见一斑。据称,自10月以来,仅上海地区就活动着700多名电信代理商,专职负责“挽留”原CDMA客户。

中国电信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在CDMA业务交接期间,原CDMA网的资费等政策基本延续不变,由中国电信开发的CDMA套餐业务将在后一阶段推出。中国联通的相关负责人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双方的交割工作有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直到明年3月份,联通都会派驻人员办理C网业务,并协助做一些培训工作。

背景:C网客户流失严重

在老联通时代,C网用户的流失是个老大难问题。根据目前公布的数据,2008年一季度开始,C网用户每个月的增量都在下滑。主要是由于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国电信业改革“6变3”的传言日渐确凿。原先持有两张牌照的中国联通未来将留住G网,对C网的维护和营销力度自然有所缩减,基本以保守性的营销体系作支撑。

中国电信全面接手C网后,董事长日前明确表示,在未来的2~3年内,中国电信要将C网用户发展到1个亿,在中国移动通讯市场占有率达到15%。

中国电信此次将接手C网约4300万的用户(截至6月的数据),占整个移动通讯市场8%的市场份额。但根据本周中电信最新发布的运营数据,9月份中国C网用户流失80.6万,规模加剧,已接近七、八两个月流失用户数的总和,较三个月前已流失了127万用户。也就是说中国电信接手C网之后,用户数非但未能止跌,反有加速流失的趋势。目前,CDMA用户总数为4173.2万。

一家运营商的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8月之前C网用户的流失,一方面是联通的保守营销所致,另一方面,用户也可能对重组前景的不明确,比较犹豫;但在9月双方重组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出现更大的用户流失,可能与联通利用老关系拉拢C网用户有关。

分析认为,明年初之前,CDMA业务的用户基数应不会恢复增长。从长期来看,预计2009年底前推出EV/DO服务后,CDMA业务将有大幅增长。这样,在接下来的小半年,还将不断有老联通C网用户合同到期,如何减少这些客户的流失,是中电信面临的最大挑战。

策略:固话移动打包经营

“中国电信业务包括固话、宽带、无线、C网以及小灵通,可以说面面俱到,今后打包开展全业务经营将会是中国电信的巨大优势。”易观国际的电信专家吴文钊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中国电信最大的两个利润支撑点——固网和小灵通的业绩始终在下滑。据2008年第三季度运营数据显示,中国电信本地电话用户继续负增长,经营收入比去年同期微增0.7%,增幅减缓。王晓初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由于短时期内固定电话用户的市场份额会继续萎缩,而移动业务仍然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公司利润将面临短期下滑压力。

为了从移动业务上寻找突破口,接手CDMA以来,电信对C网的扩容、升级要求显得尤为迫切,已经着手对网络、机房、基站、IT支撑系统展开全面改造,预计今年投资300亿元,三年内对C网总投入约800亿元人民币。

而对于未来产品的规划,中国电信的意图也日渐清晰。

凭借在固定电话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中国电信提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发挥全业务运营的优势,充分利用固网站址、传输等资源节约投资成本,在品牌经营中注入移动元素,为客户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以及固网移动融合FMC的差异化综合信息服务。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电信将推出类似“我的e家”这样的套餐,将固话和C网整合营销。分析人士认为,中电信庞大的固话业务是一笔巨大的待挖掘财富。另外,在本周北京的通信展现场,中电信已经首次对外推出了其移动业务品牌——“天翼”。有人士称,中电信的 “天翼”品牌推出CDMA189号段,拓展高端市场。

对手调查

联通:G网用户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调查,与近期热闹非凡的中国电信相比,剥离C网后的中国联通似乎有些静悄悄。“新联通”是在10月15日正式成立的,但业务层面上与原网通的整合如何展开,目前还没有明确消息。

上海联通内部的一位技术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改革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做人事和经营的同事更忙碌了。联通今年上半年又放了156的G网号段,剥离C网后将全力以赴经营G网。9月份联通GSM网络用户比上月增加了126.6万户,其中不少正是从前的C网用户。

中移动:份额或下滑

而对新三大运营商中实力最雄厚的中国移动来说,目前的问题似乎不是如何争夺份额,而是进一步扩大市场蛋糕。

上周,中移动董事长首次在其官方网站上撰文指出:第三次电信重组使中国电信业竞争更加激烈;国内手机普及率接近瓶颈,手机新增用户将越来越少。

王建宙预测中国国内手机用户数在达到8亿时将接近饱和。而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近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6.01亿户,这意味着移动手机用户增长空间日益狭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但易观国际的电信专家吴文钊表示,中国移动通讯的新增市场依然存在,比如广大农村地区以及低年龄层新增人群。观察中移动、中联通业绩报告可发现每年的客户增长率不多,但仍然存在。

他表示:“现在三家公司都具备了全业务经营的能力,未来中国通讯市场三分天下是必然趋势。在激烈竞争下,中移动的市场份额一定会向下。但是市场的总体规模也在扩大,中移动凭借其积累多年的网络、渠道、产品和经营能力的优势,在未来的中国移动通讯市场中走势仍然看好。”

录入:mp034

上一篇:看中国移动TD招标如何再度上演低价跑马圈地?!

下一篇:中国电信CDMA的战略:将中高端进行到底!


美萍物业管理系统 美萍会所管理软件 美萍音像销售管理 美萍足浴管理系统 美萍桑拿洗浴管理 美萍会员管理系统 美萍娱乐管理系统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装修电子报价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保健按摩管理 美萍酒店管理系统 美萍会员销售管理 美萍客户管理系统
美萍营销管理系统 美萍汽配管理系统 美萍汽车美容管理 美萍人事管理系统 美萍汽修管理软件 美萍餐饮管理系统 美萍手机销售管理
美萍酒吧管理软件 美萍建材销售管理 美萍茶楼管理系统 美萍培训机构管理 美萍快餐管理系统 美萍服装销售管理 美萍超市管理系统
美萍咖啡馆管理 美萍医药管理系统 美萍进销存系统 美萍洗衣店软件 美萍库存管理系统 美萍健身房管理 美萍体育场馆管理
美萍诊所管理系统 美萍鞋店销售管理 美萍图书销售管理 美萍体育用品管理 美萍瑜伽会馆管理 美萍房介管理系统 美萍眼镜管理系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