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公司如何从单一产品生意走向多元盈利?
许多在细分领域有所成就的公司,盲目向热门产业伸出触角,结果顾此失彼;
许多小有成就的公司,对于如何扩大自己的产业殚精竭虑;
其实,最宝贵资源的就在你手里——你现有的顾客们!
——小产品大文化经营“志同道合”
藏文化热度很旺,但还没有形成领袖品牌,“藏元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聚拢热爱藏文化的中高端消费人群。掌握了这个人际圈,就掌握了一个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为以后开发多个盈利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藏,永远是许多奔忙的都市人的一方神土,一方心灵的圣地。藏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总剧朋非,就曾十次去过西藏。他说,到了西藏,感受那里的神山圣湖、异域的生活、古老的宗教、日复一日的玛尼转经,就像是一次新生命的克隆之旅。所以,与其他旅游景点所不同的是,许多去过西藏的游者会一而再再而三回到那片心灵的净土。西藏,对于生活在喧嚣和浮躁之中的都市人来说,就像是简单纯净生活的图腾。
也就是在一次次的西藏旅游之后,剧朋非发现从西藏回来的“驴友”们,有着寻找知音的强烈愿望,渴望有交流的平台,渴望再次浸入西藏文化。并且,他更敏锐地发现,这群人中,有很大的商机。
为何不聚拢这群人,开发自己的“圈子”呢?
藏元的西藏风情用品店,就是这个想法的第一步实施。
由于西藏情结的盛行,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卖藏饰,从地边小摊到高档饰品店,从中国内地到香港、台湾乃至国外。
与这些店铺不同的是,藏元的客户定位是那些非常热爱藏文化的中高端消费人群,或是说,藏元要汇聚热爱高原文化、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有想法的人群。藏元把开发这个圈子排在首位。定位的专一性和策略的针对性使传播打击目标更精准、更具杀伤力。
掌握了这个人际圈,就无疑掌握了一个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因为藏饰只是西藏文化中很小的一个部分,西藏文化还有大片的处女地等待开垦。比如《家居主张》里面专门谈藏式装修风格,但现在还没有专业公司来做。藏元现在填补这片空白,把适合做家装的饰品组合起来,给消费者上门安装,或搞西藏旧家具展示与销售。
同时,对于西藏的开发,现在主要是在旅游方面。随着西藏热的加强,西藏的其他特色产品将会火起来,比如无污染的牦牛肉等,聚拢这些有一定投资实力而又志同道合的人,一定会有所作为。
在藏文化热度很旺、但还没有形成领袖品牌的现有情况下,掌握这个特殊人群,无疑为以后的各个方面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藏元告诉我们
如何吸引“圈子”中人:
藏元的藏文化顾问是83高龄的木雅贡布。他是资深的藏文化专家、西藏历史学家,参加过《西藏史》的编写工作,一生经历传奇,曾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喇嘛,单是从他身上就有非常多的神秘西藏故事。
雪域西藏的每样产品都有一个故事或是一种意义,藏元将它发掘出来。经过培训的店员会像朋友一样给顾客讲述产品本身的故事,解释产品从雪域高原带来的独特作用,“讲故事、卖文化”,产品包装中也有相应的介绍。有些独特的产品还是专门经活佛开光的。许多人都喜爱西藏天珠,在藏元,店员就会告诉你,“单眼天珠”代表智慧,“双眼天珠”能保佑夫妻和睦、“三眼天珠”则能带来财运,不同图案的天珠能给主人带来不一样的运气,所以挑选天珠也讲究的是眼缘。
与其他藏饰店相比,藏元的产品种类非常多,有宗教用品、各种饰品、家居用品、藏药等,并且专业性很强,一定不出售其他地域的产品。同时,店面布置都强烈地体现西藏风情。这就给消费者很强的导向性。
围绕藏文化,藏元开展了各种推广活动,进行“体验式营销”。例如藏族艺人形象代言、讲座、俱乐部、西藏游、藏式酒吧等。2004年春节,藏元为北京的都市白领举办了“吉祥年夜饭,百人聚大餐”活动晚会,带去了极具个性的自拍西藏风光DV,优美的藏地风光,神圣的民族信仰。当具有西藏特色的大型锅庄舞曲响起的时候,大家都伴着音乐载歌载舞,在晚会结束的时候参加者都对西藏充满了向往。
藏元告诉我们
如何经营自己的客户圈:
“把我们的顾客,第一都变成会员,第二都变成朋友。”剧朋非说。
藏元将消费较多或参加活动较多的基本客户邀请为会员,同时会员还可介绍其他对西藏感兴趣的朋友入会。当然,藏元每家店都有专门的督导,他们是藏文化专家,帮助加盟店判断审核会员的资格。
同时,公司购买了一个先进的数据库系统,用于整理客户资料。这个系统能按顾客的各个属性进行分析,分析出顾客群特性,便于以后开展营销活动。同时,也便于扩展其他产品时找出更细分的客户群。
在这个基础上,用亲情营销,把顾客当亲人、朋友。以口碑宣传为主,找寻圈子文化。藏元曾办过一个西藏旅游。与其他旅游社的组织不同,藏元的团队大家都比较熟悉,而且在出发前,公司的藏族培训员给大家培训了简单的藏语、藏族风俗,还给大家准备了预防高原反应的药品。这么一趟玩下来,大家都成了藏元的铁杆顾客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