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为什么会如此之贵?

[日期:2009-05-08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中国眼镜行业暴利揭秘·本地篇

  店老板揭内幕,百多元成本眼镜,市场上价格翻几倍;生产商指点“迷津”,开眼镜店挑贵的开,事实究竟如何?
  继本报记者前往江苏丹阳调查眼镜成本后,上周,本报记者调查上海部分镜架和镜片产销流程,试图揭开眼镜利益链的“冰山一角”,继续和本市老百姓说说,眼镜为什么这么贵。

  平价眼镜老板的困惑

  “你看,我们的镜架一样也是钛合金,镜片是树脂片,和大眼镜店几乎一样,但我们的价格最高不过200元。”陈经理指着背后柜台里的架子说。镜架和镜片,在柜台透明玻璃折射下,泛出光泽。
  陈经理,是上海“百元眼镜”店的老板。顾名思义,“百元眼镜”是继平价药房后,又一个打出“平价”旗号的商家。2004年4月,陈经理在浦东上南路开出第一家店。至今两年多时间里,“百元眼镜”的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这位老板一直和眼镜打交道,他清楚地记得,当初,上海眼镜一厂出产的名牌———“视力”牌眼镜,价格是7、8元左右;80年代中期,有了超薄型的眼镜,价格翻上去。即便如此,当时,老百姓花60元左右就能配戴一幅进口眼镜,镜架还是包金(镀金比较厚的镜架成为包金镜架);到90年代初期,这个价钱也维持在100多元的水平。
  “再看看现在,一副中档眼镜没有五六百元拿不下来。很多人闹不明白:眼镜,为什么这么贵?”陈经理说。
  这也是陈经理开出“百元眼镜”店的原因。

  揭开高利润“冰山一角”

  既然打出平价眼镜的旗号,和此相对,肯定还有高价眼镜、甚至暴利眼镜。作为业内一个“异数”,“百元眼镜”店则有意无意间,暴露了眼镜行业利益链的“冰山一角”。
  对此,陈经理虽犹豫,但不讳言。“一副镜架加两块树脂镜片,镜片度数不超过800度,散光不超过200度,价格都是100元。在本市一家知名眼镜店里,相同材质的眼镜售价至少四五百元。”陈经理举例说。
  “事实上,即便是100元,我还有得赚;事实上,本市不少有点名气的眼镜店和我们是一个地方进货。”陈经理说,镜架不少眼镜厂本身不生产,去其它厂家拿货贴牌,干的是“搬砖头”的活。
  “千做万做,蚀本生意不做。百元眼镜店80%的眼镜售价100元,按每天卖出20副眼镜计算,再去除店面、人工等费用后,每月都能有盈余。”陈经理明确地说,
  他继续爆料,同一厂家生产的眼镜,卖到不同的眼镜店,基本是同样的价格,“大牌眼镜店由于进货量大能拿到更低的单价。”
  陈经理说,目前,钛材料的镜架质量最好,这样质地的镜架成本一般在50至100元间。“120元的镜架一般是客户有特殊要求定做。”他透露,有些定制镜架,会涂上双层钛金属材料,但出厂价也仅仅是在原价基础上多加10至20元。
  镜片方面也是如法炮制。这样一来,同样的眼镜,价格相差好几倍。

  [调查·镜架]“出厂价,最好镜架是150元”

  开店先“铺货”

  那么,事实是否真如这位陈经理所说呢?
  上周五,本报记者以想开一家眼镜店为名,找到业内一家镜架的生产厂,希望“落单”订货,后者则曾是本市一家大眼镜品牌生产镜架。
  由于不知记者来意,开车接记者的司机直接说,厂里不做这个业务,镜架全是销往日本。记者忙说,本想开店订货,看来这次白来一趟。司机一听,这才慢慢说出一句:有给国内厂家生产,但数量不多。
  见到厂家老板,他一听记者因开店要货,老板马上笑了,“只开一家店,不用专门订货吧,找几家人铺货吧。先拿货,后交钱。”
  什么叫“铺货”?到哪里铺?老板又笑了,你只要开出一家店,圈里消息快,没几天会有人上门推销镜架,大家都是“搬砖头”。

  “货头、货尾”秘密

  那么如何保证镜架质量呢?为什么同一个镜架,不同地方价格不一样,且相差很大?能不能用很低价格拿到呢?
  老板会意,他说,大厂家订货,如果单子是1000个,我们厂里一般要多做两三百个,质量和样式完全相同。这两三百个,业内叫“货头”和“货尾”。在订单送出后,“货头”和“货尾”则成“鸡肋”。这时上海有几家公司专门负责收购各厂家的“货头”和“货尾”,再专卖给圈子里有意开店、或对镜架需求量不大的商家。
  “他们收购的价格极低,一副眼镜出厂价是70元左右,‘货头’和‘货尾’收购价则一半不到。转卖后,他们的利润是10%左右。”老板继续说,至于那些得到“货头”和“货尾”的眼镜店,以什么价格卖给消费者,“决定权”则在商家自己。
  “至于你们需要什么品牌,生产商家也能提供,正规手续一应俱全,不加价。”老板说。
  他说,但实际上,再好的镜架,出厂价最高不过150元,“我告诉你,这还是出厂价,不是成本价。一到外面,价格就几倍几倍往上翻。”
  “为什么有很多大品牌镜架卖得很贵呢?他们的房租贵,加上各类其它成本,眼镜价格当然高。”这位老板说。
  最后,他“勉励”记者:要开眼镜店,记住得挑贵的开,门店开得越多越好。

  [记者手记]眼镜到底贵吗

  连续两篇稿件,本报记者在江苏丹阳和上海连续调查,都涉及一个问题焦点:眼镜,到底贵不贵?
  对此,华东最大眼镜生产地丹阳老板们都说,不贵;上海眼镜制造商和销售商都说,不贵;业内其他人士也说,不贵。
  说贵的,只有老百姓。还有一串在流通过程中不断上升的眼镜价格数字:5元、20元、五六百元,上千元……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昨天今天的两篇稿件一直试图说明这个答案,那就是业内的潜规则,眼镜从生产到销售不断增加的各个环节带来了价格上扬。同时,这个过程又相当不透明,以致于老百姓对眼镜的价格“云里雾里”,大多数时候只能不知情地被动接受。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许该意识到:“一分价钱一份货”的规则并不处处适用。

  [调查·镜片]“白包装”能卖几个价

  上周末晚,记者以一个“圈内人”身份,听一家光学眼镜公司的业务员讲述镜片价格的一些内幕。
  这位业务员说,目前,市场上很大一部分树脂镜片的进价是20多元,但一进眼镜店,售价至少卖100多元,贴了各类品牌后,价钱能卖得更高。
  那么,20多元镜片,价格是怎样翻上去的?
  业务员说,这些镜片刚到时,都是同一种包装,业内统称为:白包装。这种“白包装”被转卖给其它公司,后者便把自己注册的包装和品牌掉换“白包装”。
  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恰恰是巨大利益的起点。“通常,我们公司会给自己的品牌定一个建议零售价表,譬如以20多元卖给眼镜店的镜片,建议售价为360元。”业务员说。
  通过一位知情人士,本报记者看到同一种“白包装”的镜片,因换上国内和国外不同品牌,被挂上完全不同的建议价,其间差价是50元———100元。
  他说,这个价格包含许多其它成本,一般情况下,能为大多数眼镜店接受,各家都按这个建议价执行。
  事实上,上述建议价仅仅是一个参考,眼镜定价很“灵活”性。但业务员回忆,本市一知名眼镜店的加盟店老板曾明确说,将一副建议价350元镜片的价格上调至650元,购买者没有减少。
  关于镜片品牌,一位业内人士说,很多国外品牌,是我们本地公司拍脑袋想出来,或者看到国外有一个,自己则在国内注册一个,“攀洋亲戚嘛,其实两个品牌根本没关系。”
  “越贵的东西,质量越是好。这是消费者的心理,买眼镜、配眼镜也是这样。”这位业内人士一语点破。

录入:mp066

上一篇:酒吧KTV开业管理者的十种忌讳态度

下一篇:戴近视眼镜存在哪些误区?


美萍物业管理系统 美萍会所管理软件 美萍音像销售管理 美萍足浴管理系统 美萍桑拿洗浴管理 美萍会员管理系统 美萍娱乐管理系统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装修电子报价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保健按摩管理 美萍酒店管理系统 美萍会员销售管理 美萍客户管理系统
美萍营销管理系统 美萍汽配管理系统 美萍汽车美容管理 美萍人事管理系统 美萍汽修管理软件 美萍餐饮管理系统 美萍手机销售管理
美萍酒吧管理软件 美萍建材销售管理 美萍茶楼管理系统 美萍培训机构管理 美萍快餐管理系统 美萍服装销售管理 美萍超市管理系统
美萍咖啡馆管理 美萍医药管理系统 美萍进销存系统 美萍洗衣店软件 美萍库存管理系统 美萍健身房管理 美萍体育场馆管理
美萍诊所管理系统 美萍鞋店销售管理 美萍图书销售管理 美萍体育用品管理 美萍瑜伽会馆管理 美萍房介管理系统 美萍眼镜管理系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