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食品行业明星不多的原因何在?
[日期:2009-04-15 ]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
|
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盛文灏对目前中国保健食品的发展表示了担忧。他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病治病”的传统医学观念正在向“无病防病”的现代预防医学观念发展,“提高生命质量”已成为人口比例占70%的亚健康人群的迫切需求,健康指数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中国保健食品市场飞速发展,目前已拥有了近500亿的市场规模,仅就昂立而言,2001年在上海成功上市后,短短几年,成为了中国保健食品第一股。
“但近5年来保健食品市场始终徘徊不前,行业发展举步维艰。”面对危机,盛文灏直言不讳,点出了其中的问题。他认为:
就保健食品市场而言,行业部分企业缺乏诚信的短视之举,造成了健康产品的“药品化”趋向,“包治百病”的虚假广告满天飞,不仅极大降低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同时完全背离了保健食品预防保健的宗旨。
过度包装和营销的“礼品化”趋向,以及低层次简单重复、不注重科技研发提升产品内涵的“同质化”趋向,均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盛文灏说,在发达国家,保健食品与药品的正常比例约为2:1,而在我国2005年药品市场约为3500亿,保健市场500亿,市场比例仅为1:7,差距巨大。对此,盛文灏认为,这和中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在中国市场上,存活15年以上的企业不超过三五家,“明星不多,流星多”。究其根源,除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外,更重要的是企业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我可持续发展模式。
录入:mp066